儀禮|電子經典
電子經典A | 彌勒救苦真經91|般若波羅蜜多心經92 |太上清靜經93 |濟公活佛救世真經94 |地藏菩薩本願經95 |詩經01 | 尚書02 | 易經03 | 白陽易經 |周禮04 | 儀禮05 | 禮記06(大學)(中庸)| 左傳07 | 公羊傳08 | 穀梁傳09| 論語10 | 孟子11 | 孝經12 | 爾雅13 |金鋼經 | 六祖壇經| 老子道德經|莊子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09】儀禮《三禮之一》
https://ctext.org/yili/zh
作者:周公之說與孔子之說。
內容:記載當時通行的禮制,共十七篇。
儀禮:在六經裡的禮,所指的其實是儀禮,最初,是為了要求夫婦、父子、君臣的秩序因而產生禮義,禮義因為帝王質文的不同,因而有所損益,到了周朝,因為周公制禮作樂,對禮更重視,為了不越禮,使每事都有制度,因而製為禮書,由於儀禮所記載的古代的禮節,因此我們知道,儀禮才是古代不折不扣的禮經。
在漢代只稱作「禮」,是禮之經,又有「古禮經」、「士禮」、「曲禮」、「事禮」等稱謂。「儀禮」二字最早被用於書中,見范曄《後漢書.鄭玄傳》,而東晉元帝時,荀崧請立鄭玄儀禮博士,「儀禮」之定名或即始於晉。
作者
古文家以為周公所作,今文家以為孔子所定。
內容
1.大部分記載著當時通行之禮制,其中尤以「士」之項目最多,敘「冠」、「婚」、「喪」、「祭」、「鄉飲」、「燕射」、「聘食」、「朝覲」等重要禮儀。
2.亦述「送」、「迎」、「升」、「降」、「拜」、「奠」、「歌」、「哭」等儀式程序。除周禮外,兼述夏、商之禮,共十七篇。
版本(漢代所傳版本有三,其篇第先後不同):
1.戴德本,後世稱「大戴本」。
2.戴聖本,後世稱「小戴本」。
3.劉向別錄本,即鄭玄注,今傳之本。
價值
1.可以藉儀禮了解周代貴族的生活,並作為研究周代社會制度的基礎。
2.可以藉儀禮以研究各朝代典禮制度的發展演變。
電子經典A | 彌勒救苦真經91|般若波羅蜜多心經92 |太上清靜經93 |濟公活佛救世真經94 |地藏菩薩本願經95 |詩經01 | 尚書02 | 易經03 | 白陽易經 |周禮04 | 儀禮05 | 禮記06(大學)(中庸)| 左傳07 | 公羊傳08 | 穀梁傳09| 論語10 | 孟子11 | 孝經12 | 爾雅13 |金鋼經 | 六祖壇經| 老子道德經|莊子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09】儀禮《三禮之一》
https://ctext.org/yili/zh作者:周公之說與孔子之說。
內容:記載當時通行的禮制,共十七篇。
儀禮:在六經裡的禮,所指的其實是儀禮,最初,是為了要求夫婦、父子、君臣的秩序因而產生禮義,禮義因為帝王質文的不同,因而有所損益,到了周朝,因為周公制禮作樂,對禮更重視,為了不越禮,使每事都有制度,因而製為禮書,由於儀禮所記載的古代的禮節,因此我們知道,儀禮才是古代不折不扣的禮經。
在漢代只稱作「禮」,是禮之經,又有「古禮經」、「士禮」、「曲禮」、「事禮」等稱謂。「儀禮」二字最早被用於書中,見范曄《後漢書.鄭玄傳》,而東晉元帝時,荀崧請立鄭玄儀禮博士,「儀禮」之定名或即始於晉。
作者
古文家以為周公所作,今文家以為孔子所定。
內容
1.大部分記載著當時通行之禮制,其中尤以「士」之項目最多,敘「冠」、「婚」、「喪」、「祭」、「鄉飲」、「燕射」、「聘食」、「朝覲」等重要禮儀。
2.亦述「送」、「迎」、「升」、「降」、「拜」、「奠」、「歌」、「哭」等儀式程序。除周禮外,兼述夏、商之禮,共十七篇。
版本(漢代所傳版本有三,其篇第先後不同):
1.戴德本,後世稱「大戴本」。
2.戴聖本,後世稱「小戴本」。
3.劉向別錄本,即鄭玄注,今傳之本。
價值
1.可以藉儀禮了解周代貴族的生活,並作為研究周代社會制度的基礎。
2.可以藉儀禮以研究各朝代典禮制度的發展演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