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傳|電子經典

【11】左傳《春秋三傳》

 https://ctext.org/chun-qiu-zuo-zhuan/zh

《春秋》是中國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。據《漢書•藝文志》和《史記•十二諸侯年表》記載,孔子作《春秋》時與左丘明參觀魯國的史記,據行事、論人道、假日月以定歷數、藉明聘以正禮樂,其中有所褒諱貶損,不可寫明,乃口授弟子。而弟子們後來所言互異。左丘明惟恐弟子各安其意,以失其實,故討論本事而作傳,證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。至於公谷二傳,則是口傳要義,傳了幾代以後,始寫成文字。《公羊傳》是齊國的公羊高受傳於子夏,再傳其子,子孫口耳相傳,到漢景帝時,由公羊高的玄孫公羊壽與齊人胡母生合寫成書,《穀梁傳》至何時何人始著為書,史記不詳,據《漢志》注只知始承傳者是魯國的穀梁子。顏師古注,穀梁子名喜, 桓譚《新論 》以為名赤 ,王充《論衡》以為名置,阮孝緒《七錄》以為名俶。四名何者為是,難以考證。

闡述《春秋》經最著名的有《左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,合稱「春秋三傳」。至隋代,盛行《左傳》,其餘二傳漸衰。

《左傳》原名《左氏春秋》,到西漢班固時才改稱《春秋左氏傳》,簡稱《左傳》。 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《春秋》而作,大約成書於戰國初期。全書六十卷,以《春秋》為綱,並仿照春秋體例,按照魯國君主的次序,記載了自魯隱公元年至魯悼公十四年間春秋霸主遞嬗的歷史,保存了許多當時社會文化、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珍貴史料,在史學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,後代史家梁啓超推崇《左傳》的出現是「商周以來史界之革命」。

記事基本以《春秋》魯十二公為次序,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、會盟、征伐、婚喪、篡弒等,對後世史學、文學都有重要影響。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,諸侯爭霸的歷史,對各類禮儀規範、典章制度、社會風俗、民族關係、道德觀念、天文地理、曆法時令、古代文獻、神話傳說、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。

晉范寧評「春秋三傳」的特色說:「《左氏》艷而富,其失也巫(指多敘鬼神之事)。《穀梁》清而婉,其失也短。《公羊》辯而裁,其失也俗。」當然,這只是一家之言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k9eg4lv.html